期货无息配资炒股 董上德做客岭南诗韵分享会,畅谈屈大均的情感世界与诗意表达

发布日期:2024-12-14 21:26    点击次数:158

期货无息配资炒股 董上德做客岭南诗韵分享会,畅谈屈大均的情感世界与诗意表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离骚一卷皆丹诀,渔父千秋有后身。”“从来天下士,只在布衣中。”屈大均是清初诗坛的翘楚,也是岭南诗歌的代表性人物,位列“岭南三大家”之首。

12月13日下午,由广州市文联指导,广州市文艺报刊社主办的“最诗意广州”——岭南诗韵分享会第二讲在广州人民艺术中心举办。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董上德以“屈大均的情感世界与诗意表达”为主题,带领观众解读屈大均传奇精彩的一生,共同探究这位诗人对于岭南文化的卓越贡献。

“灵均出高阳,万古两苗裔”

明崇祯三年(1630年),屈大均生于广州番禺。他一生仰慕屈原,常以屈原后代自居。其名大均,号骚余,即有光大灵均、继承《离骚》之意。龚自珍曾把屈大均与屈原相提并论:“灵均出高阳,万古两苗裔。”

在屈大均14岁那年,正逢甲申之变,清军入关,各地抗清形势风起云涌。此后数年里,他的父亲去世,广州再度被清军攻占。为了避祸,清顺治七年(1650年),屈大均选择了“逃禅”,到番禺海云寺出家为僧。“他选择‘逃禅’只是权宜之计,而非真正皈依佛门。他的内心仍是儒家底色,而且满怀救亡之志。”董上德说。

顺治十三年(1656年),为了寻找流放东北的抗清志士,屈大均走出广东,开始了为期三十余年的北上云游生活。董上德表示,古代很多广东人其实不太愿意出省,而屈大均却是例外。“植根岭南,心系中华,这是屈大均的文化自觉,也是他生命张力的又一体现。”

“五岳游难遍,归来复闭关”

北上云游期间,屈大均遍访名胜古迹,交朋结友,写下了大量诗词,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他到南京拜谒明孝陵,发出“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的感叹。他到北京,登上景山哭拜崇祯帝。他大半生奔波于南北之间,广交遗民志士,为抗清积极奔走,先后结识朱彝尊、顾炎武、王士祯、王猷定、钱谦益等江南塞北名士。董上德认为,从屈大均踏过的足迹和留存的诗句里,不难看出他内心深处的血性,还有浓厚的家国情怀。

屈大均不仅以诗文追念故国,更亲身投入战斗中。他少时拜南明抗清民族英雄陈邦彦为师,既读经书,也随老师历练沙场,还与陈邦彦之子陈恭尹切磋学问。出家为僧期间,他仍坚持攻读兵书。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起兵反清,他又赶赴广西投入吴三桂军中。后因对吴三桂失望,加上复明无望,心灰意冷的屈大均辞去军职,回到家乡广东。

对于屈大均的从军经历,董上德认为,这是屈大均人格与文格浑然一体的体现,在天崩地解的世态之下尤为难得。“这一文一武之间的张力,也是屈大均人格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贤雄直风,诗名动九州”

“自强不息、上下求索、爱国爱乡、血性充盈,是屈大均的精神写照。”董上德介绍,屈大均学养深厚、著作等身,代表作有《广东新语》《广东文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等,具有高超的文学才能,其中以诗的成就最高。“他的诗文以屈原为楷模,效法诗圣杜甫,诗风雄直,开辟出独树一帜的‘翁山诗派’。”

屈大均留下的精神遗产,增强了广州建设“诗词之都”的文化底气。2022年以来,在广州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广州市文联、广州市文艺报刊社常态化开展诗词主题分享会。2024年,继续组织举办5场“最诗意广州”——岭南诗韵分享会,邀请专家学者向观众讲述岭南三大家的故事,探寻岭南雄直诗风的情感根源。

“广州打造‘诗词之都’不仅要深植岭南文化沃土,更要传承先贤们的精神特质,续写更多优秀诗篇。”董上德表示,“最诗意广州”——岭南诗韵分享会不仅能让观众与古代诗词名家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还能释放古典诗词的能量,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激发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据主办方介绍,为进一步扩大屈大均的文化影响力,广州人民艺术中心计划于明年1月举办“屈大均诗词”全国书法作品展。

该展览由广州市文联、番禺区政协、番禺区委宣传部主办,广州市书法家协会、番禺区文广旅体局、番禺区文联、新造镇承办,汇聚全国各地书法家创作的艺术精品,充分挖掘屈大均的历史文化价值。

南方+记者 戴雪晴期货无息配资炒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