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炒股哪个好 是时候叫醒「装睡」的李斌了
如果回顾 2024 年新能源的激战赛场,无数故事和纪录正在被刷新。小米 Su7 横空出世,比亚迪月销量突破 50 万创下历史新高,小鹏凭借新车 MONA 实现绝地反击。从任何角度看,这都绝非是乏善可陈的一年。
眼下落寞的似乎只有李斌。三季报后,外界对李斌和蔚来的质疑发酵到了顶点,一种声音正在蔓延开来:如果蔚来再不壮士断腕,很可能就是下一家出局的新能源车企。
「作为 6 年的老车主,现在对蔚来极其无奈,恨不得踹上两脚」。一位车主这样对《降噪 NoNoise》表达自己的担忧。他表示,前几年大家都亏钱尚可理解,但现在已经 2024 年了,特斯拉可以赚钱,理想也能赚钱,几乎每家车企都能创造利润,蔚来还这样「真的说不过去了」。
三季报显示,蔚来总营收为 186.7 亿元,同比下滑 2.1%;净亏损 50.5 亿元,同比增亏 11%。有车友甚至替李斌算了账,三季度蔚来平均每小时亏损 233 万元,折合每秒钟亏损 647 块,可谓是真正的「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久前,有人以《蔚来还有未来吗?来自死忠粉的灵魂 6 问》在蔚来社区中向李斌公然「开炮」。他对蔚来近期不少战略决策提出质疑。很快,这条发文下获得近两千条留言讨论。李斌也现身回复称:「谢谢肺腑之言,蔚来确实不完美,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我们继续努力。」
此时此刻,同《降噪 NoNoise》交流过的车主和业内人士,都对李斌和蔚来呈现出复杂情感:一方面,他们认可李斌的理想主义和长期主义,认可蔚来的产品调性和品牌价值。另一方面是失望,在无数机会和抉择面前,李斌始终未带领蔚来摆脱困境,走向盈利。
与 2022 年现金流吃紧靠 11 亿美元融资续命相比,眼下蔚来已累计亏损近千亿。处境显然比 2022 年更为凶险。
正如那位车主发文中引用的网友评价——如果能放下成见仔细去审视蔚来的业务框架和企业愿景,会看到星辰大海般的浪漫梦想。但现实中,摆在蔚来面前的结局只有两个,要么成为伟大的一流中国车企,要么在伟大之前资金耗尽折戟沉沙。现在他担心,蔚来正在向后者的方向慢悠悠地走去。
大手大脚的「牛屋」,钱花得让股东心疼
焦头烂额的似乎只有李斌。《降噪 NoNoise》近日来到位于北京王府井的 NIO House(蔚来中心,又称「牛屋」),发现这里一切如旧。风暴之外,一线员工依然平静愉悦。没有人意识到公司正处于某种危机之中。
2017 年,蔚来租下王府井东方广场 3000 平米空间开设牛屋,相传年租金近 4000 万元。作为国内最大牛屋,这里一层展厅可容纳蔚来全系车型展示,二层是车主活动空间,有咖啡区、儿童乐园、小型图书馆、共享办公室和演讲厅。车主俯身就能看到车流涌动的长安街。
▲蔚来中心 | 北京东方广场 图源:蔚来官网
很难说此刻蔚来的财务状况还是否适合如此昂贵的支出。截至 2024 年三季度,蔚来在全国已有 588 家直营门店,其中蔚来空间 412 家,蔚来中心 NIO House 176 家。
前者只负责卖车,建筑面积少的多。据高管此前透露,一个蔚来空间一年的装修加租金成本在 100 万元以下。NIO House 则要昂贵得多,北京王府井、上海中心大厦一层、深圳平安国际金融中心和杭州西湖边,每一个中国超大城市最繁华地段,几乎都有过牛屋的铺陈。
▲蔚来中心 | 阿布扎比 图源:蔚来官微
某种程度上,牛屋就是蔚来企业文化和战略思考的缩影。见微知著。它投射出李斌的宏大愿景,也把短板暴露无遗。
车主梁博告诉《降噪 NoNoise》,牛屋的工作人员服务一流,素质也远超其他同行。「可以看出在培训上下了心思」。但工作人员过于松弛的气质也让他觉得割裂。比如他常发现整个上午,这些员工通常只需要做几杯特饮,再和车主、同事愉快聊上几句。与外面的咖啡奶茶店相比,牛屋的客流量实在算不上什么强度。
梁博觉得这些员工就像生活在乌托邦,感觉不到他们是来上班的,更像是被派来体验生活的,「怀疑他们离开牛屋之后还能否适应别的工作」。
这种松弛和极致的服务正是李斌所追求的。他希望通过牛屋为车主提供一个愉悦的第三空间和一种向往的生活方式。《降噪 NoNoise》了解到,牛屋使用的咖啡机来自意大利金佰利,售价 4-10 万不等,长安街牛屋使用的荷兰品牌 KEES speedster,市场价 8 万元左右。某次有车主在牛屋发现洗手液味道挺好闻,想买一瓶家用,结果某宝一搜要 300 多块。
▲图源:抖音用户 @80D 日记
业内曾调侃,NIO Space 负责赚钱养家,NIO House 负责貌美如花。
但一些蔚来股东品出不同的滋味。一位车主告诉我们,几年前他出差北京看到诺大的 NIO House 没什么人,还摆着几台没人用的 Mac 电脑,作为股东看这样花钱真的心疼。回来后他就清空了蔚来股票。
NIO House 就像是李斌个人意志的放大版。情怀、豪爽、不拘小节的背后,是蔚来既无法「开源」也不懂「节流」的处境。
反观早已实现盈利的理想,其创始人李想当年为了抠成本,直接把「理想智造」的品牌名精简成了「理想」,理由是可以节省两个字的物料费用。
即便是从用户利益出发,李斌也是时候该好好算算账了。在不久前的蔚来十周年内部信中,李斌重提「初心」——每次回归初心,都能帮蔚来走出困境。建设昂贵的服务体系,初心是为了用户体验;但如今,用户更关心的是蔚来健康能否健康的活下去。
在卷成红海的新能源行业,免于恐惧,未尝不是一种隐形的用户权益。
李斌的执念
2021 年 1 月,蔚来股价一度飙升至 66.99 美元,市值突破千亿美元,与比亚迪不相上下。作为蔚来的第一批车主,徐冰至今记得蔚来诞生之初给他的惊喜。「车做得漂亮,得到了保时捷的精髓,服务特别好。」
情绪和溢价背后,是资本市场和消费者对蔚来的热切期望。成为 ES8 首任车主后,徐冰陆续转化了身边十几位朋友。
但这几年,他越来越看不懂蔚来的一系列操作。车型越来越多,销量却没见长。大量融资被吞噬,就像无底洞。
让人不解的是,在现金流吃紧的当下,蔚来依然没有收缩动作,还在坚定践行品牌扩张和出海执念。
上述车主认为,蔚来在主品牌销量没有大幅提升的情况下,又推出「乐道」和「萤火虫」两个子品牌,是一步「险招」。乐道和萤火虫都是独立体系,它们有自己的独立标识,相当于要另外搭建一套销售体系和融资体系,品牌、产品、渠道、换电都需要烧钱,如果没有销量支撑,该如何维持运转?
而出海则更要让人捏一把汗。2021 年带着高端纯电的傲娇,蔚来把出海首战选在了欧洲——一个汽车工业发达、高端品牌争夺激烈的区域,当然难度也更高。据咨询机构 JATO 数据,蔚来 2023 年在欧洲市场销量总和仅有 2399 辆。
销量不亮眼,销售成本却没少花。在哥本哈根市中心的库尔托维特,蔚来原本支付了 2000 多平方米的高额租金。但装修一年后,计划中的 Nio House 从未开放。今年 3 月据丹麦媒体 FDM 报道,蔚来销量仅两位数,此前蔚来丹麦共有 32 名员工,去年冬天已解雇不少。
一位远在丹麦的蔚来车友 Nick 证实了这一消息的真实性。他告诉《降噪 NoNoise》,库尔托维特是哥本哈根最昂贵的地段之一。牛屋围挡弄了一年,起初还能看到巨大的蔚来 Logo 和「Blue sky coming」标语,几个月后就只剩下蓝色幕布。原本选址在市中心的牛屋改为「体验中心」,被开到了丹麦西南部的偏远高速公路旁。
在丹麦的两位数销量显然无法支撑起蔚来的欧洲扩张野心。「说实话,在丹麦这种小众市场,投资品牌完全是沉没成本。」Nick 移居丹麦多年,他观察到,在哥本哈根市中心开体验店,是连 BBA 和特斯拉都看不到收益的事情,蔚来更不应该轻易尝试。
Nick 最近发现,小鹏在丹麦销量还不错,车友们会搞线下聚会,但大家一般都在 Facebook 群里沟通用车体验。「这里的消费者更关注车本身,而不是搞饭圈文化,这里也没什么车友群。」
欧洲的高服务成本注定无法复制蔚来的重资产模式,而这只是蔚来出海的学费之一。
▲蔚来在北欧布局的「加电风景线」
今年 10 月,看到蔚来宣布进军中东、要在阿联酋等地设立电站的新闻,Nick 觉得「两眼一黑」。他认为蔚来车还没开卖,大肆宣传没意义。想在中东建换电站达到北上广的密度,更是不切实际,「把自己束缚在高端里了」。
一位业内人士称,本质上汽车还是消费品,如果李斌非要把汽车搞成服务业,必定走得很艰难。
活到决赛局,比什么都重要
即便是眼下遭遇困境,蔚来和李斌也是少数人人都想拉一把的对象。甚至有时连竞争对手都动了「恻隐之心」。毕竟,谁也无法否定蔚来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带来的贡献。这是对李斌和团队的一种肯定。
2023 年,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这样描述李斌:李斌的特点是想构建一个宏大的理念,并且通过企业的运营去验证。这些特点跟他学的专业、这一生的经历相关,而且他能言行一致地做这些事情,他的团队真正相信这些东西。
如果李斌能听懂李想的话外音,这未尝不是一种善意提醒。李想可能早已预判了李斌的现状。
据蔚来最新交付数据,2024 年 11 月,蔚来交付量为 20575 台,连续 7 个月交付超 2 万台。但随着蔚来子品牌乐道 L60 的上市交付,蔚来主品牌在过去两个月的销量却出现了下滑。三季报显示,蔚来每买一台车,净亏 10.45 万元。成立十年,蔚来还没迈入盈亏平衡的大门。
▲蔚来官微
这也意味着,不管李斌和团队如何宣扬自己的努力和愿景,从结果来看,提升并不大。
聪明的车企很早就盘算着赚钱和提升毛利率。2024 年第三季度,蔚来宣布整车毛利率已提升至 13.1%,但比照其他新能源品牌仍有较大差距。就连今年初刚入局的小米汽车毛利率也已攀升至 17.1%,理想和小鹏汽车则分别为 20.9% 和 15.3%。
车企毛利率过低,往往意味着其销售成本过高。而销售成本的提升不仅关乎原料、零部件等成本变量,也和企业内部的管理效率息息相关。
不只一位车主和股东表达了对蔚来管理层的失望。过去,换电是蔚来执行力超强部门。2023 年底,该部门管理层曾喊出 2024 年「建设千座换电站」的口号,但截至今年 11 月,进度不足 50%。
就连李斌也被扣上了「言而无信」的帽子,毕竟李斌最早曾提出 2023 年盈利,而后推迟到 2024 年。前不久李斌在内部信中表态,2026 年实现公司盈利是不容有失的工作任务。智能电车资格赛最激烈最残酷的阶段已经来临,两三年后只有少数优秀企业能生存下来。
「但我认为蔚来仍是有价值的,不像有些品牌,在中国多一个你少一个你没所谓,蔚来走高端、换电在中国车企里都是独一份」。徐冰自己也是一位 CEO,经营着一家运动服饰品牌,他曾和蔚来员工有过交流,发现员工对公司都很满意。满意的另一面意味着公司给到他们的压力不够大,这对一家创业公司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要如履薄冰,要先活下来,要自己能造血,要长久持续。」他认可蔚来大可尽量保持自己的特色,但市场上正确的,已经被验证的经验,为什么不能借鉴过来为我所用呢?「只让员工快乐没用,赚钱才是最重要的。」
比如作为可享受终身免费换电的第一代车主,徐冰自己不只一次呼吁可以取消无限次换电。换电对蔚来是巨大的成本负担,但现实中很少有人需要无限次换电,其实几次就够了。也有不少车主坦诚,牛屋其实也并不是必需品,平时根本没时间去,考虑到蔚来现状,牛屋也可以关闭。
为了蔚来活下去,车主主动提出牺牲自己的权益,这在其他品牌并不常见。但这也从侧面说明,车主们比李斌务实多了——活到决赛局比什么都重要,有些「面子」就没必要强撑了。
一位不愿具姓名的从业者称,蔚来的愿景实际上是一条难而正确的路。作为一名合格的创始人,心里既要装得下星辰大海,也要学会脚踏实地,对得起投资人的每一份信任。
李斌善谈长期主义,也曾拿特斯拉和亚马逊作对比,多年亏损并不影响特斯拉和亚马逊成为伟大的公司。但同样亏损超 10 年,特斯拉跟蔚来的亏损原因并不具备可比性,马斯克可是公认的效率狂魔。前述发文的「死忠粉」也提醒李斌,「长期主义不是企业经营乱象的遮羞布」。
「即便蔚来不会倒闭,但新能源也已经是个太残酷的行业」。这一次,人们依然希望幸运之神能眷顾李斌。只是风暴眼中的李斌能不能尽快从自我感动中清醒过来?
(应采访对象要求杠杆炒股哪个好,徐冰、梁博、Nick 为化名。)